当前位置: 首页 >> 警钟长鸣 >> 正文

首次披露:药监局曹文庄案是怎样“硬磕”出来的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07-11-08 [来源]: [浏览次数]:

“案子是‘磕’出来的,大要案是‘硬磕’出来的。”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张京文,在前不久的案件动员会上又说了这句他的常用语。侦破原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涉嫌职务犯罪案,就是他们“硬磕”出来的。

初查受挫

三个多月秘密侦查没发现曹文庄有问题

2006年的夏天,在原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案取得突破之后,西城区检察院反贪局开始调查国家药监局另一个权力集中、举报同样集中的部门――药品注册司的司长曹文庄涉嫌职务犯罪的线索。

曹文庄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历,他的博士毕业论文题目就是《论受贿罪的犯罪构成》,面对这样一个对手,案件侦破难度就可想而知。

三伏天里,张京文带着4名跟踪组的侦查员开始了对曹文庄的调查。调查进行得很秘密,除了他们5个人,连反贪局的其他同志都不知道。他们5位白天照常上班;夜晚秘密跟踪、蹲守;周末没有休息,还是跟踪,蹲守。北京的桑拿天,张京文和侦查员躲在车里不能开空调,每次收队回家,他们头发蓬乱,面容疲惫,身上一圈一圈的汗渍,就好像是干完活的装修工。

然而,三个多月的艰苦初查,反馈回来的却是让人困惑的信息:曹文庄名下无房无车,也无巨额存款,平时上下班坐地铁,朝九晚五生活规律,周末没有应酬,出家门也就是拎着球拍锻炼身体。难道曹文庄真的像他在一次会议上说的那样:“如果我曹文庄有问题,国家机关里就没有好干部了”!

峰回路转

分析获取的大量信息发现三疑点查出问题

终于,在侦查中,张京文和侦查员发现了几个疑点:第一,曹文庄有个15岁的儿子,但在侦查员们三个月的蹲守中,没有见过他儿子一次。这是否说明曹文庄很可能有另外的住所。第二,曹文庄名下虽没有巨额存款,但是曹文庄的工资卡上的钱,近4年中一分都没有动,说明曹文庄应该有另外的经济来源。第三,曹文庄生活规律,但是他的手机通话资料显示,他与一个叫柳某某的人关系密切。针对这些疑点,张京文果断决定改变侦查思路:一、派侦查员全天候监控曹文庄的妻子王某某;二、调查曹文庄所有亲属的财产状况;三、调查与曹文庄关系密切的柳某某。

侦查员得到了令人振奋的调查结果。曹文庄在他儿子的学校附近,拥有两处房屋,是用他人的名义购买的;曹文庄的妻子在担任一家国有医药公司副总的同时,还任一家私营医药企业的股东,并且这个医药企业股东成分复杂,公司账目上有大量资金系国内一些大型医药企业提供;与曹文庄关系密切的柳某某,曾是曹文庄在中国药学会的同事,此人素以“能办事、有路子”在医药圈内闻名。

依据调查的结果,张京文和侦查员们反复分析和研究,最终将案件的突破点锁定在关系密切的两个人柳某某和李某身上。2006年11月,柳某某和李某先后被抓捕到案。

突破知情人

制定周全预审方案取得受贿核心证据

曹文庄涉嫌犯罪的最关键知情人就是柳某某,这个曹文庄曾经的同事、现在的密友,同时也是联系曹文庄和诸多医药企业不正当关系的掮客。他开口与否,直接关系到对曹文庄犯罪事实的认定。而柳某某和曹文庄有二十余年朋友的共同之“情”。

面对狡黠的对手,张京文和预审小组一起制定了“晓之以情,动之以法,全线铺开,详细记录,寻找矛盾,重点突破”的预审方案。根据此方案,预审小组首先用法律和政策宣讲,动摇对手的侥幸心理;利用人生和家庭的感悟,融化对手的抗拒心理;在对手表现出较强烈交流愿望后,再把讯问内容全线铺开,让对手逐一解释或辩解;并把其供述详细记录,几天后就同一问题进行再次讯问。侦查员在反复的讯问和比对中,掌握其口供的真实性和矛盾点,从中寻找突破口。他们白天提讯,晚上翻阅各种资料,对案件中出现的每一个药品名称都不放过,一一查找它们的功能、熟记这些药品要通过审批的各个部门。

医药行业存在大量的专业知识,驻扎在看守所的几名同志,经常对着资料一看就是一夜,天一亮他们又精神百倍的开始一天的提讯工作。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推移,张京文和侦查员们制定的预审策略,开始在柳某某身上显现了作用。最终,柳某某在强大的证据和政策压力下,供述了他利用与曹文庄的密切关系介绍贿赂的犯罪事实。此外,其他侦查员数次奔赴湖北、四川、江苏、广州和东北等地,依据已有的线索,查找到大量的证据。之后,检察院提起公诉。

法院认定,曹文庄利用职务之便,接受请托,为两家制药企业在药品审批方面谋取利益,多次收受人民币240万余元;同时他在任职期间,草率提出启动专项工作和降低换发文号审批标准,造成严重后果,部分药品生产企业使用虚假申报资料获得国家统一药品批准文号,其中包括个别假药。

2007年7月,曹文庄被判犯有受贿罪、玩忽职守罪,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来源: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