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警钟长鸣 >> 正文

2010教育蓝皮剖析09"五大高校招生腐败案"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0-04-20 [来源]: [浏览次数]:

在录取阶段最主要的舞弊方式之一就是所谓的“点招”。

“点招”也叫“选择性计划”,即给一些重点大学5%的自主招生名额,其中部分用“捐资助学”的方式录取学生,即低于该校录取线的学生可以缴纳几十万元费用而被录取。

“点招”是一种比较隐蔽、风险不大的腐败方式,是高校招生特权与金钱的内幕交换。而“冒名顶替”的程序最复杂,风险也最大,因为一旦暴露,被伤害者往往运用法律维权,而其他腐败的受害者则并不明确。(据《2010中国教育蓝皮》)

近日公布的2010中国教育蓝皮书,剖析了过去一年发生的“五大高校招生腐败案”。

“高校招生腐败的根源并不都在教育圈子内部,社会转型期权力与金钱的身影在‘高考腐败’中若隐若现。”教育蓝皮书的撰写者之一王雄说,如何通过有效的治理来遏制腐败,彰显教育公平,维护社会公正,已成为当下政府与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1.浙江航海模型加分案

据教育蓝皮书介绍,2009年5月,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信箱接连收到举报邮件称,绍兴一中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学生多来自权势家庭,而这一比赛几乎只需缴费报名培训即可获奖,这意味着这些学生每人能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获得20分的加分。浙江省教育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说,“如果学生凭真本事达到田径、球类等项目标准的话,加分是理所当然的。关键是不少考生家长利用权势,可以通过‘三模三电’项目获取高考加分”。

2.重庆更改民族身份案

2009年6月,重庆市文科状元何川洋因涉及少数民族加分造假,被重庆市纪委、民宗委、教委、招生办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裁定为违规。此事引发了公众对高考加分制度的质疑。据调查显示,重庆市有多名考生为获得高考加分,更改民族身份,将户籍迁入少数民族聚居地。

3.重庆高考移民案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同样在重庆市,数百名“高考移民”案再度掀起波澜。重庆市万州区赛德、纯阳等学校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一直大量招收市外普通高中学生入读,向他们承诺在重庆市参加高考,享受重庆市考生同等待遇,每生收取1万元到3万元的赞助费。据悉,2006年年初在纯阳、赛德两校发现的市外考生多达474名。而这种行为曾经得到重庆市万州区教育、公安、工商等多个部门的“配合”。

4.松原市高考舞弊案

发生在吉林省松原市的高考舞弊案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腐败形式之一。2009年6月,吉林省松原市就高考舞弊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在2009年高考期间,吉林省松原市共查获各种违法违纪33人,其中7人替考,26人违反考场纪律。检察机关查明,2009年3月以来,该市扶余县第一中学教师在扶余县高考学生中大量销售间谍专用器材,供学生高考作弊使用。此外,松原市还出现了考场上学生抢夺试卷强行抄袭的事件。

5.湖南罗彩霞被顶替案

在2009年,最为轰动的招生腐败案当属“湖南省罗彩霞被顶替案”。2009年3月,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罗彩霞在即将大学毕业时发现了自己2004年高考落榜的真相。当年,罗彩霞没有等到期盼的录取通知书,而冒名顶替她的同学王佳俊却被贵州师范大学录取。在此期间王佳俊一直使用罗彩霞的身份学习、生活、工作。此案件引人注目的另一个原因是王佳俊父亲王峥嵘的身份――隆回县公安局原政委。

“以上案件发生在高考流程的不同环节,说明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被腐败分子或不法分子利用。”王雄说。(《法制日报》)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