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靶向整治涉林项目资金监管难题
清蛀除蠹

河南省南召县纪委监委紧盯涉林补贴资金申报、审批、发放等环节,严查是否存在套取骗取、截留挪用、发放不及时等情况。图为工作人员同天然林权人一道,深入林地现场核查涉林补贴资金发放情况。 周闻天 摄

河南省南召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横山村水牛冲组,现场监督天然林权人经济补偿款补发情况。图为天然林权人现场签字确认并领取此前村组干部截留的补偿款。 周闻天 摄
阳春三月,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南阳市,草木萌发,生机盎然。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南阳市厚植生态优势,筑牢绿色屏障,森林面积达1468万亩,星罗棋布的生态林、经济林、特色林、涵养林,绿了荒山,富了乡亲,美了乡村。
南阳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林业补贴资金管理使用,持续强化专项整治,针对案件暴露的问题,精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形成“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限期整改—常态监督—跟踪回访—结果运用”工作闭环,有效破解涉林项目资金监管难题,着力实现由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施治的拓展,多措并举守护好林农“钱袋子”。
重点惩治——以案带案,协同联动挖“蛀虫”
“感谢你们,乡亲们领到了公益林补助款。”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桐柏县回龙乡回龙村的村民们连声道谢。
2022年5月,桐柏县纪委监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回龙乡农业服务中心原副主任陈某某涉嫌贪污新造林补贴款。
该县纪委监委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核查。经查,陈某某负责乡林业工作的7年间,借助新造林补贴初审、发放等工作便利,伪造材料冒领他人补贴资金共计36万余元,并伙同当地村民骗取林业补贴资金9.5万元。最终,陈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因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1万元。
“新造林补贴要经过县乡两级审核、多个部门把关,陈某某这样弄虚作假,为什么能年复一年顺利通过审核验收?”带着疑问,办案人员抽丝剥茧、循迹溯源,发现了少数乡镇在新造林补贴申请、验收、审核等链条上层层失守的乱象。
“我们在审查调查中发现,少数农村基层干部、林业系统工作人员和不法商人勾结,采取冒名顶替、挪用、侵吞、虚报等方式套取新造林国家补贴。”办案人员介绍,以陈某某案为突破口,桐柏县严肃查处骗取新造林财政补贴系列案件,立案35件,党纪政务处分35人,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2人。
以桐柏县林业系统系列案件为切入点,南阳市纪委监委开展林业系统专项整治,聚焦补贴资金发放,强化与信访、审计、公安等部门协作配合,动态掌握信访举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反映的问题,深挖彻查林业系统“蛀虫”。
为进一步凝聚办案合力,南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建立问题线索、重点督办“两套台账”,健全领导包案、提级办理、异地办理等查办机制,加大“室组”联动监督,确保林业领域重点问题线索核查充分、处置精准、快速查办。
“我们统筹办案资源,将群众反映强烈的南召县森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马某某侵害林农利益、挪用公款等问题线索,指定宛城区纪委监委办理,很快查明了其违纪违法事实。”南阳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运用指定管辖提高了办案效率,马某某最终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并被取消退休待遇。
针对林业系统违纪违法案件的显著特征,南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案带案,围绕林业项目运转模式、利益链条等,集中核查关键环节、关键岗位人员问题线索,严查同类腐败问题。淅川县纪委监委以在办案件为突破口,严肃查处套取骗取、贪污、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共处置问题线索22件,党纪政务处分28人,为群众追回应得补贴256万元;南召县纪委监委聚焦林业补贴资金管理使用,循线深挖,立案18件,党纪政务处分22人,组织处理15人,挽回经济损失176.58万元。
类案分析——以点带面,精准把脉开“药方”
“涉林补贴管理使用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程序复杂、社会影响大的民生工程,仅南阳一市每年约有数亿元资金,如果不严加监管,将会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南阳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褚松涛介绍。
既要深挖彻查,也要精准施治。南阳市纪检监察机关系统分析林业补贴领域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聚焦行业性、系统性问题,全面查找案件背后的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深入剖析主管监管责任履行情况,精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林业系统以案促改促治。
褚松涛介绍,该市纪委监委以林业系统违纪违法案为样本,组织案件监督管理室、案件审理室、监督检查室、驻市林业局纪检监察组集中把脉会诊,聚焦项目申报、组织验收、资金发放,全流程“解剖麻雀”,深挖一系列案件的交叉性、普遍性、关联性特征,带动类案防治、推进面上治理。
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判、精准剖析,该市纪委监委逐步摸清了林业系统腐败案件虚报面积、冒名领取、套取挪用、截留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6种典型表现,归纳出弄虚作假、违规决策、监守自盗、以权谋私、内外勾结5种方式手段,发现少数林业县从乡镇林站站长、乡镇分管相关工作的干部到县林业局科室负责人、分管副局长等监管不力、层层失守的现象。
“林业项目多是省级以上投资项目,项目的申报、批复、资金下达、实施、验收多由省级或国家林草部门直接对县区组织进行。”办案人员分析总结,市级林业部门存在“不直接经手项目,不便管理监督”的认识误区,“管行业必须管作风”的主管监管责任扛得不牢,对县级林业部门监管指导不到位。
治病要治本,刨树要刨根。南阳市监委根据案件暴露的部分县林业系统工作人员在申报补贴过程中存在的虚报冒领、吃拿卡要、套取资金等易发多发问题,及时向市林业局制发监察建议书,明确指出基层林业工作人员违规违纪问题多发、部分县区林业开发公司廉政风险较高、市级主管部门管理不严等问题,督促市林业局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监察建议指出的问题及时准确、切中要害,对林业系统而言是‘警示钟’也是‘清醒剂’。”南阳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部分重点林业县联动梳理行业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上下协同放大治理效能。桐柏县纪委监委先后向县林业局以及回龙、黄岗、淮源等在新造林补贴项目申报、审核验收、上报程序中存在问题的乡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5份、以案促改提醒书10份;淅川县监委向县林业局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加强公益林管护补偿资金监管,着力实现“查处一案、发出一书、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系统施治——以案促改,标本兼治除“病根”
“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是要公布一个好消息,水牛冲组2021至2022年度的天然林权人经济补偿款已到账,请念到名字的乡亲到我这里确认签字。”日前,南召县太山庙乡横山村会议室气氛热烈,村文书的话音刚落,屋内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村民们纷纷上前对账签字,领取此前被村组干部截留的天然林权人经济补偿款。
林农的补偿款被追回,得益于南阳市林业系统补贴资金管理使用专项整治。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精准开方,系统施治,着力解决一批涉林领域群众关心关切的实际问题。
聚焦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情况,桐柏县纪委监委结合此前案件查办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靶向发力督促县林业系统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推进会,推动县林业局制定整改措施29条、建立完善造林绿化工作管理规范等规章制度8项。同时,强化跟踪监督,对油茶产业奖补资金发放工作开展“回头看”,审核减少重复发放、不规范发放资金100余万元,督促精准发放新造林补贴、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等涉林奖补资金1000余万元。
紧盯监察建议指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淅川县纪委监委持续跟进,以有效监督促真管严管,推动行业纠风治乱。在监督推动下,该县制发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使用指导意见等制度8项,重新确定全县170.7万亩公益林对应的补贴补偿对象,完善48户大户承包的补偿协议,并对资金管理使用要求、大户承包利益分配、集体林地资金补偿分配等作出规定,确保惠农资金直达群众手中。
“我们将监察建议的执行落实放在突出位置,在‘面对面’交办、‘手把手’督导的基础上,对照建议内容和整改方案,督促市林业局在3个月内书面作出回复。”南阳市纪委监委驻市林业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韩瑞介绍,去年以来,对市林业局落实监察建议情况开展实地检查6次,专题听取落实情况汇报3次,将监察建议执行情况纳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考核、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日常监督、领导干部述责述廉的重点内容,全面压实主体责任。
聚焦群众关心的涉林补助资金,该纪检监察组动态追踪,督促市林业局全面梳理涉林补贴领域项目类型、实施主体、补贴范围等,指导县区对2016年以来涉林补助资金全面过筛排查。市林业局发挥主管监管职能作用,成立6个调研督导组,围绕10项重点内容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发现问题21个,推动立行立改7个、集中整改13个、持续整改1个。
在当地纪检监察机构的跟进监督下,市林业局围绕监察建议提出的问题,制定出台林业项目实施及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对林业项目监督管理、申报实施、资金分配、绩效管理进行规范。此外,还出台意见,加强林业系统行风建设,集中整治林业重点项目补贴违规违纪、监管不到位、服务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集中解决了林业重点项目补贴监管不到位、基层林业执法体制不畅等一批顽瘴痼疾,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南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在用好纪检监察建议的同时,统筹制作警示教育片《林之蠹》,督促全市林业系统扎实开展以案促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南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陈英杰介绍,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有力武器,以有力有效监督执纪问责夯实生态之基,让南阳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通讯员 曾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