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反腐论坛 >> 正文

预防腐败机制创新进入“深水区”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07-12-20 [来源]: [浏览次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正式成立,意味着加强监督、关口前移成为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江苏、浙江、四川等地不断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些预防腐败的好做法,在一些关键领域和关

键环节取得预防腐败的新成效,值得我们总结和思考。

“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以“市场之手”扼住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以公开为突破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随着各地权力运行机制的实践创新,预防腐败机制创新正在进入“深水区”。

创新权力运行机制:“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需要创新权力运行机制。近年来,浙江省余姚市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制度,让人耳目一新:即“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和行政审批。

专家分析指出,明确权力范围、合理配置权力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列举式,即将可以行使的权力逐项列举出来,未列举的权力一律不能行使;另一种是排除式,即规定哪些权力是不能行使的,未作规定的权力都可以行使。余姚的做法其实就是排除式的一种大胆探索。纵观腐败现象产生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财政资金使用、国有资产运用、金融资本运作、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审批权运用等方面。这种排除式明确“一把手”权力的方式,有利于防止地方党政“一把手”在重点环节和部位滥用权力,很有新意,值得认真研究。

“市场之手”扼住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

在坚决查处腐败行为的同时,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制度建设,引入市场机制来规范权力运行。这是一些地方预防腐败新机制的最大亮点。

在江苏淮安市交易中心一楼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上,人们可以看到,不断滚动发布的各类招投标信息。二楼,建设工程、机电设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医药导购、土地交易等驻场机构一字排开……13类招投标项目在这个全市统一的招投标交易中心进行交易,俗称“大市场”,原先分散在各部门的“小市场”得到整合。

专家认为,市场规则是预防腐败最有效的手段。把预防腐败寓于各项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中,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人们的行为取向,是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规范权力运行的一种有效方法。

以公开为突破口,发挥预防腐败的制度“效应”

2007年上半年,江苏省宿迁市在55个县区党委政府和市直重点部门中,对199名县处级干部进行“勤廉公示”。群众和组织部门共“点”出了310道与勤廉相关的题目,由干部在述职述廉过程中进行重点说明和回答。在接下来的民意测评和组织考察中,3名干部因综合评定不理想而接受提醒谈话。这项2004年发端于泗阳的制度,受到中纪委的高度评价。

无独有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监督成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监督、让监督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存在等工作思路和做法,并与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等监督制度相结合,在江苏省的领导干部选拔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运用。近年来,江苏省推进制度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使制度覆盖权力运行的各个领域和整个过程。其中有关党务公开、勤廉公示、重点工程纪检监察派驻等一批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备受社会瞩目。

人们期待更多更好的预防腐败制度走上前台,使得预防腐败真正收到细雨润物、使得“心怀不轨”者悬崖勒马、无缝可钻。

(来源:人民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