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通过调查湛江教辅书查禁风波,揭开了一本教辅书背后的利益链条。据内幕人士称,除协议规定的县新华书店分得20%的发行利润外,市新华书店、镇教办及市县教育局都要分一部分利润(一般各为书定价的10%)。吴川市某镇教办的官员也承认从中获得了好处。知情人透露,如果省去这些中间环节,一本书的定价应该连它现在的一半都不到。
今年广东省在全省范围内免收农村中小学生书杂费,如果说这是省政府给予农村学生的一种福利性的补贴,那么教辅书腐败则是一种体制性的剥夺。湛江出现的教辅书腐败问题其实全国各地都存在。不光在发行流通环节,从书籍的编写、出版、发行、销售到最后进入学校,可以说背后都存在巨大的灰色利益空间。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的政策,除一费制收费以外,学校不可指定或强制学生订购任何教辅书。其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目的、教学任务等等,教学大纲已经规定的很清楚,也没有必要再订购过多的教辅书。但这只在理论上成立,事实上却根本无法实现。
绝对的垄断也导致绝对的暴利。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校的教学活动以考试为中心目的,这决定了学校和教育部门在教辅书的编订、发行和选购上占有绝对的主动权。学生家长好像一群羊,而教辅书流通环节的各个利益集团则像一群狼,无论家长选择县教育局推荐的书还是选择省厅推荐的书,其实被赚取巨额利益的结局不会改变。
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问题。在西方一些国家,根本不存在教辅书,自然不会有教辅书引发的利益链条。我们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学校、家长、学生为了升学、择校,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教学辅导。而西方国家是生活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不会规定学生买什么教辅书。
目前解决教辅书腐败的问题,主要还是施以行政手段。广州很多中小学的教辅书可以说已经最大限度的减少中间环节,老师指定某个版本的书籍,学生直接到书店购买。可事实上,实施的效果也不好。比方说,学生家长嫌麻烦,很多书店图书数量不够出现脱销等等。而且,这也无法消除家长的猜忌,老师为什么选这个版本,不选那个版本,背后和出版社是不是有猫腻。事实上,问题并不比现时少。
最近看报道,上海、宁波一些地方出现了学校家长联席会议形式的教学创新模式,校方和家长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学校管理的一些问题。是不是也可以将选购教辅书的问题也纳入商讨范畴,让学校在家长的监督下决策,是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事实上,应试教育的根不除,教辅书腐败的果就无法从根本上铲除。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
|